勞保年資滿25年可以退休嗎?2025最新!幾歲領、領多少、減額年金試算一篇搞懂

勞保年資滿25年可以退休嗎?2025最新!幾歲領、領多少、減額年金試算一篇搞懂

「我勞保年資滿25年了,可以準備退休享受人生了嗎?」這是許多辛勤工作多年的朋友心中共同的疑問。累積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勞保年資,無疑是退休規劃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單憑「年資滿25年」這個條件,是否就等於拿到了開啟退休生活的入場券?答案是:可以,但有嚴格的年齡限制。許多人對於勞保幾歲可以退休、勞保退休金試算方式感到困惑,甚至將「勞保」與「勞退」混為一談。這篇文章將以最詳盡、最白話的方式,為您全面拆解「勞保年資滿25年」這個關鍵議題,讓您一次搞懂請領資格、金額計算與所有規劃細節。

釐清核心觀念:勞保 vs. 勞退,兩筆錢不一樣!

在深入探討退休問題前,我們必須先釐清兩個最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勞保老年給付」和「勞工退休金(勞退)」。它們是政府為勞工設計的兩種不同退休保障制度,資金來源、請領條件與方式截然不同,就像是兩個獨立的撲滿,您退休時可以同時從這兩個撲滿領錢。

1.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簡稱:勞保)

這是一種「社會保險」,概念上像是大家把錢放進一個大水庫,當符合條件的人需要用水(退休)時,再從水庫裡取水。它的資金來自於您、雇主、政府三方共同按月繳納的保費。您退休時能領多少,主要取決於您的「投保薪資」與「保險年資」。

2. 勞工退休金(簡稱:勞退)

這是一種「強制儲蓄」,概念像是雇主強制幫您開了一個退休專用的個人儲蓄帳戶。根據勞退新制,雇主每月必須提撥至少您薪資的6%到這個個人專戶中,您也可以選擇自行提撥(最多6%)。這個帳戶的所有權完全屬於您個人,即使換工作也能帶著走,年滿60歲即可請領。

為了讓您更清楚地理解兩者差異,我們整理了以下比較表:

比較項目 勞保老年給付 勞工退休金(新制)
制度本質 社會保險(共同基金池) 強制儲蓄(個人專戶)
資金來源 勞工、雇主、政府三方共同繳納保費 雇主提撥(至少6%),勞工可自願提繳
請領條件核心 年齡 + 年資 皆須符合規定 年滿60歲即可(年資不限)
帳戶歸屬 不屬於個人,由政府統一管理運用 完全歸屬個人,可累積帶著走
破產風險 存在基金財務壓力,但有政府最終支付責任 無破產問題,專戶內有多少就領多少

搞懂了這個差異,您就會明白,本文探討的「勞保年資滿25年可以退休嗎」,指的就是「勞保老年給付」的請領資格問題。

勞保年資滿25年是退休規劃的基石,但法定請領年齡才是啟動的鑰匙。

勞保年資滿25年,到底幾歲才能領退休金?

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的現行規定,想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也就是按月領),主要條件有二,必須同時滿足:

  • 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
  • 年滿法定請領年齡。

您的勞保年資已滿25年,顯然已經滿足了第一個條件。因此,現在的關鍵就在於您的「年齡」是否達標。法定請領年齡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根據您的出生年份逐步提高的,這是為了應對人口高齡化的趨勢。自2025年起,法定請領年齡為64歲,並將於2027年調整至65歲。

法定請領年齡對照表(2025年更新)

您可以直接對照下表,快速找到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齡:

出生年份(民國) 法定請領年齡 最早可請領減額年金年齡
49年(含以前) 63歲 58歲
50年 64歲 59歲
51年(含以後) 65歲 60歲

想提早退休?認識「減額年金」與「增額年金」

勞保制度也提供了彈性選項。如果您想提早享受退休生活,可以在符合法定年齡前的最多5年內,申請「減額老年年金」。

  • 提前領(減額年金):每提前1年,給付金額將減少4%,最多提前5年,總共減少20%。
  • 延後領(增額年金):反之,若您身體硬朗想繼續工作,也可以選擇延後請領。每延後1年,給付金額會增加4%,最多延後5年,總共增加20%。

情境舉例:假設您的法定請領年齡是65歲,月領金額原本是25,000元。

  • 若您選擇60歲提早領,就是提前5年,金額會被扣減20%,每月實領:25,000元 × (1 – 20%) = 20,000元
  • 若您選擇70歲延後領,就是延後5年,金額會增加20%,每月實領:25,000元 × (1 + 20%) = 30,000元

勞保年資滿25年可以領多少?退休金試算教學

了解請領時間後,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到底能領多少錢?」。勞保老年年金的計算公式有兩種,勞保局會自動擇優,選擇對您最有利的金額發給。

老年年金給付(月領)計算公式

在計算前,您需要先知道自己的「平均月投保薪資」。這是取您勞保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5年)的月投保薪資來計算平均值。


公式A:平均月投保薪資 × 年資 × 0.775% + 3,000元

公式B:平均月投保薪資 × 年資 × 1.55%

實際試算案例:50歲勞保年資滿25年,未來能領多少?

假設王先生今年50歲,出生於民國64年,勞保年資剛好滿25年。他工作生涯中,薪資最高的5年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5,800元(目前勞保投保薪資最高級距)。

  1. Step 1: 確認法定請領年齡
    王先生為民國64年次(西元1975年),對照上表,他的法定請領年齡是65歲。所以他還需要再等15年才能領全額退休金。
  2. Step 2: 假設他繼續工作到65歲
    假設王先生繼續工作到65歲才退休,屆時他的勞保年資將累積到 25 + 15 = 40年。平均月投保薪資維持在45,800元。
  3. Step 3: 套入公式計算

    • 公式A:45,800元 × 40年 × 0.775% + 3,000元 = 14,200 + 3,000 = 17,200元
    • 公式B:45,800元 × 40年 × 1.55% = 28,396元

    勞保局將擇優給付,因此王先生在65歲退休時,每月可領取28,396元的勞保老年年金,直到身故為止。

特殊情況與常見迷思破解

除了基本規則,還有一些特殊情況和常見問題是許多人關心的,這裡一次為您解答。

Q1:從事危險工作,可以提早到55歲退休嗎?

是的,有此規定。根據勞保條例,如果您擔任具有危險、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之工作(例如高壓室內作業、潛水作業等),只要該類工作年資合計滿15年,且總勞保年資也滿15年,就可以在年滿55歲時,辦理離職退保並請領老年年金,且無須減額。

Q2:勞保年資滿25年,但還沒到法定年齡就離職,年資會作廢嗎?

完全不會!勞保年資是累計計算的,無論您換了多少工作,只要曾加保過,年資都會被記錄下來。即使您中途離職、失業,甚至轉為從事無勞保的工作,之前累積的25年年資都會被保留,等到您符合法定請領年齡時,就可以提出申請。

Q3:勞保年資滿25年了,還要繼續繳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強烈建議繼續繳納。原因有三:

  • 累積更高年資:如上述試算所示,年資越長,月領金額越高。每多工作一年,您的退休金基數就會增加。
  • 拉高平均薪資:若您仍在職涯高峰,薪資持續成長,繼續投保可以將更高的薪資納入「最高60個月平均」的計算中,進一步提高您的退休金。
  • 享有其他保障:只要您還在加保期間,就能同時享有勞保提供的其他保障,如傷病給付、失能給付、死亡給付等。若為了省保費而中斷,這些保障也將隨之消失。

FAQ – 勞保退休常見問題彙整

Q1: 如果我中途離職或失業,勞保年資會中斷或消失嗎?

不會。勞保年資採用累計制,不會因為工作中斷而消失。您過去所有投保過的年資都會被合併計算,只要總年資符合請領門檻即可。

Q2: 已經領了勞保老年給付,還能加入國民年金(國保)嗎?

不可以。根據規定,一旦開始請領勞保老年給付,就無法再參加國民年金保險。兩者是擇一的社會保險路徑。

Q3: 如何查詢自己的勞保年資與投保薪資?

查詢方式多元且方便,建議透過以下管道:

  • 以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卡號+戶號登入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平臺
  • 透過「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線上查詢。
  • 持本人身分證、印章至各地勞保局辦事處臨櫃查詢。
  • 利用郵政金融卡至郵局ATM查詢。

Q4: 一次領和月領哪個比較划算?

這沒有標準答案,取決於個人狀況。月領(年金給付)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對抗「活得太久、錢不夠用」的長壽風險,適合不擅理財、追求安穩的人。一次領(僅限97年12月31日前有勞保年資者選擇)則給予一筆大額資金,適合有明確投資規劃、能創造更高回報的理財高手。一般而言,若以平均餘命計算,月領的總領取金額通常會高於一次請領。

Q5: 聽說勞保快破產了,我的退休金真的領得到嗎?

勞保基金的財務狀況確實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勞保是政府辦理的社會保險,具有國家信譽背書,政府已多次撥補預算並承諾會負起最終支付責任,確保每位被保險人的權益。與其過度擔憂,更務實的做法是將勞保視為退休生活中的「地基」,並在此之上,透過自己的勞退自提、股票、ETF、基金等多元投資工具,為自己打造更穩固的「上層建築」,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結論:年資是基礎,年齡與規劃才是退休關鍵

總結來說,「勞保年資滿25年」是一個非常值得肯定的成就,它代表您已經取得了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的穩固基礎。然而,這不代表您可以立刻退休。真正的退休啟動鍵,掌握在「法定請領年齡」手上。

理財研究室建議您,將25年年資視為一個重要的檢視點,開始積極規劃未來。首先,明確自己的法定請領年齡;其次,善用勞保局的試算工具,預估未來的月領金額;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將這筆預期收入納入您整體的退休財務藍圖中。勞保是保障,但絕非全部。結合您的勞退個人專戶,以及其他個人理財規劃,才能夠真正地構築一個安穩無虞的退休生活。提前了解規則,才能為自己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