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美股市場的投資人,一定聽過市場上流傳著一個神秘的日子——「四巫日」。這個名字聽起來彷彿帶有魔法色彩,總讓人聯想到市場的腥風血雨。那麼,四巫日是什麼?它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事實上,這一天是金融衍生品集中到期的結算日,確實會引發市場交易量和波動性的急遽放大。本文將從專業分析師的角度,為您徹底剖析四巫日的由來、運作機制,並結合歷史數據,深度探討它對美股乃至台股的實質影響,最後提供不同類型投資者的實戰應對策略,助您安然度過這個特殊的交易日。
四巫日是什麼?揭開市場波動的神秘面紗
四巫日(Quadruple Witching Day)並非指有四位巫婆在市場上施法,而是指美國市場上四種主要的金融衍生性商品在同一天到期結算的日子。這個「魔法時刻」固定發生在每年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五。由於大量的合約需要在此時進行平倉或轉倉,導致市場買賣盤瞬間大量湧現,從而引發劇烈的價格波動和成交量暴增,因此被市場參與者戲稱為「四巫日」。
是哪「四巫」在作祟?解析四種到期商品
構成四巫日的「四巫」指的是以下四類在美國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它們的同步到期是引發市場騷動的根源:
- 股票指數期貨 (Stock Index Futures):例如追蹤S&P 500指數或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期貨合約。
- 股票指數選擇權 (Stock Index Options):賦予持有者以特定價格買賣指數權利的合約。
- 個股期貨 (Single Stock Futures):針對單一公司股票的期貨合約,雖然在美國市場相對不那麼活躍,但仍是其中一「巫」。
- 個股選擇權 (Single Stock Options):針對蘋果(AAPL)、特斯拉(TSLA)等個股的選擇權合約。
當這四類商品同時到期時,大型機構法人、基金經理人和交易員必須處理手中的大量部位。他們可以選擇讓合約到期結算,或是將舊合約平倉,同時建立新一期(通常是下個季度)的合約,這個過程稱為「轉倉」(Rolling Over)。無論是平倉還是轉倉,都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巨大的交易量,尤其是在收盤前的最後一小時,也就是所謂的「女巫時刻」(Witching Hour),市場波動往往最為劇烈。
三巫日與四巫日的演變
在2002年之前,市場上只有三種商品(不包含個股期貨)同時到期,因此當時被稱為「三巫日」(Triple Witching Day)。直到2002年美國引入了個股期貨後,才正式演變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四巫日」。這個歷史演變也說明了四巫日是什麼的本質——它是一個隨著金融市場工具發展而變化的制度性現象。
2025年美股四巫日日期一覽表
為了讓投資人能提前做好準備,理財研究室特地為您整理了2025年全年的四巫日具體日期。建議您可以將這些日期標註在您的行事曆上,以提醒自己屆時市場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季度 | 2025年四巫日日期 |
---|---|
第一季 | 2025年 3月 21日 |
第二季 | 2025年 6月 20日 |
第三季 | 2025年 9月 19日 |
第四季 | 2025年 12月 19日 |
理解四巫日是什麼,是掌握市場短期波動節奏的關鍵一步。
四巫日的影響有多大?歷史數據告訴你真相
關於四巫日的影響,市場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它是市場的「空頭日」,也有人認為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為了客觀評估,我們不妨參考長期的歷史數據。以下是基於彭博社(Bloomberg)自1994年至2023年長達30年的數據統計,分析S&P 500指數在四巫日當週及後一週的歷史表現。
統計項目 | 3月 | 6月 | 9月 | 12月 | ||||
---|---|---|---|---|---|---|---|---|
期間 | 當週 | 後一週 | 當週 | 後一週 | 當週 | 後一週 | 當週 | 後一週 |
上漲機率 | 68.9% | 34.4% | 62.0% | 31.0% | 65.5% | 24.1% | 65.5% | 65.5% |
平均報酬 | 0.5% | 0.2% | -0.05% | -0.4% | 0.07% | -0.9% | 0.2% | 0.6% |
資料來源:Bloomberg。數據顯示四巫日「後一週」的表現更值得關注,尤其在3、6、9月下跌機率偏高。 |
數據解讀:真正的影響在「後一週」
從上表數據可以歸納出幾個關鍵洞察:
- 當週表現平平,甚至偏多:有趣的是,在四巫日發生的「當週」,市場上漲的機率普遍超過60%,似乎結算前的市場氣氛並不悲觀。
- 後一週普遍走弱(12月除外):真正的市場壓力似乎出現在結算「後的一週」。數據顯示,在3月、6月和9月,市場在後一週的上漲機率急遽下降至35%以下,其中9月的上漲機率更是低到只有24.1%,平均報酬率為-0.9%。這可能反映了結算後市場資金重新佈局的空窗期,或是獲利了結賣壓的出籠。
- 12月的「聖誕行情」效應:唯獨12月的四巫日是個例外。無論是當週還是後一週,市場上漲機率都維持在65.5%的高檔,平均報酬也為正。這很可能與年底的「聖誕老人行情」(Santa Claus Rally)和法人機構作帳行情有關,市場整體的樂觀情緒蓋過了結算日的短期干擾。
對台股的連動影響
台灣股市與美國股市,特別是科技股有著高度的連動性。因此,美股四巫日引發的波動,也可能間接影響台股表現。主要傳導途徑有二:
- 情緒傳染:若美股因四巫日結算而出現劇烈下跌,恐慌情緒可能擴散至亞洲市場,導致台股隔天開盤承壓。
- 科技股連動:台股權值王台積電(2330)的ADR在美股交易,其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台股加權指數。若美股科技股在四巫日期間出現大幅修正,台積電ADR難免受挫,進而拖累台股大盤及相關供應鏈個股。
因此,投資台股的投資人,同樣需要關注美股四巫日的動態,特別是當結算日落在季底或年底,法人籌碼變動較大的時候。想深入了解金融衍生品的運作,可以參考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的期貨入門介紹。
投資人應如何應對四巫日?
面對四巫日帶來的潛在波動,不同類型的投資人應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關鍵在於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並提前做好規劃,而非隨市場起舞。
對於短線交易者
四巫日是短線交易者的天堂,也是地獄。劇烈的波動意味著潛在的高報酬,也伴隨著極高的風險。
- 謹慎操作:若無十足把握,建議在四巫日當週減少交易頻率或降低倉位,避免在混亂的市場中遭受意外損失。
- 善用工具:經驗豐富的交易者或會利用選擇權等工具進行對沖,或執行特定的波動率交易策略。但這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
- 嚴設停損: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波動加劇的市場中,必須嚴格執行停損,控制單筆交易的最大可能虧損。
對於長期投資者
對於以基本面為導向的長期投資者而言,四巫日更像是一場短暫的市場噪音,而非根本性的趨勢轉變。
- 保持冷靜:無須因為一兩天的劇烈波動而恐慌性賣出優質資產。應專注於企業的長期價值。
- 視為機會:如果市場因非理性的拋售而導致優質股票價格下跌,這對長期投資者而言,反而是分批佈局、降低持倉成本的好機會。
- 檢視配置: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點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過於集中,是否需要進行再平衡,以確保風險分散。
結論
總結來說,四巫日是什麼?它本質上是一個由衍生品結算引發的、可預期的市場現象。它並非預示熊市來臨的末日信號,而是一個會放大短期交易量和波動性的「技術性事件」。歷史數據顯示,其真正的影響力往往展現在結算後的下一週,尤其在3、6、9月市場表現偏弱。對投資人而言,理解四巫日的核心意義在於「提前準備,處變不驚」。短線交易者應加倍謹慎,嚴控風險;長期投資者則可將其視為市場的正常呼吸,甚至從中尋找超跌的佈局良機。最終,回歸自身的投資策略與風險承受度,才是應對任何市場波動的不二法門。更多投資觀念可參考權威財經網站Investopedia的解釋。
關於四巫日的常見問題 (FAQ)
Q1:三巫日和四巫日有什麼不同?
主要區別在於到期結算的商品數量。三巫日是指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選擇權和個股選擇權這三類商品同時到期。在2002年美國市場增加了「個股期貨」的結算後,就演變成了四巫日。目前市場通稱的都是四巫日。
Q2:四巫日一定會導致股市下跌嗎?
不一定。從長期數據來看,四巫日「當週」股市上漲的機率反而較高。市場真正的壓力點通常出現在「後一週」,尤其是在3月、6月和9月,下跌的機率和平均跌幅都比較顯著。但12月的四巫日後,市場受節慶氣氛影響,反而傾向於上漲。
Q3:四巫日的結算通常在什麼時間發生?
交易最劇烈的時刻通常是紐約時間下午3點到4點,也就是美股收盤前的最後一個小時,這段時間被稱為「女巫時刻」(Witching Hour)。大量的平倉和轉倉交易會集中在此時發生。
Q4:作為一個小額投資者,我應該在四巫日前賣掉股票避險嗎?
對於奉行長期投資、持有優質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來說,沒有必要因為四巫日而賣出持股。短期的技術性波動不應影響長期的投資決策。頻繁買賣不僅可能錯失後續漲幅,還會增加交易成本。若您對短期波動感到不安,更應該檢視自己的資產配置是否過於集中,而不是試圖去預測市場的短期走向。
Q5:四巫日的波動會影響加密貨幣市場嗎?
雖然沒有直接的結算關聯,但可能存在間接影響。當四巫日引發傳統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時,市場的風險偏好會發生改變。例如,若美股大跌,可能導致部分投資者出售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以換取現金,從而對幣市造成短期壓力。因此,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情緒和資金流動相關性。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讀者應自行進行獨立研究判斷,並對自己的投資決策負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