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公式全拆解,計算預期回報與實戰應用

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公式全拆解,計算預期回報與實戰應用

在瞬息萬變的投資市場中,每一位投資者都渴望找到一把能夠衡量風險與回報的尺。您是否曾困惑於為何有些股票的預期收益率要求較高?或是在建構投資組合時,不知如何科學地評估一項資產是否值得納入?解答這些問題的核心工具之一,就是金融領域廣泛應用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這個模型不僅是學術界的理論基石,更是實務上評估資產預期回報率的重要方法。本文將帶您深入淺出地理解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從它的核心概念、公式拆解,到如何實際應用於台股分析,讓您掌握這個強大的估值工具,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深入解析: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想像一下,當您準備投資時,您實際上是在用今天的錢,去交換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回報。這個「不確定性」就是風險。那麼,您應該要求多少回報,才足以補償您所承擔的風險呢?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正是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而誕生的金融模型。

簡單來說,CAPM提供了一個數學框架,用來計算一項投資(例如股票)的「合理」預期回報率。它的核心思想非常直觀:一項投資的預期回報,應該等於「無風險的保底收益」加上「承擔額外風險所獲得的補償」

為了更精準地理解這一點,CAPM將投資總風險巧妙地分拆為兩種類型:

  • 📈 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 Risk):也稱為市場風險或不可分散風險。這是影響整個市場的宏觀風險,例如經濟衰退、利率變動、通貨膨脹或重大政治事件。無論您如何分散投資組合,都無法完全消除這種風險。CAPM模型認為,投資者只有在承擔這種無法避免的系統性風險時,才應該獲得風險溢價作為補償
  • 📉 非系統性風險(Unsystematic Risk):也稱為特定風險或可分散風險。這僅影響特定公司或行業的風險,例如公司管理層變動、新產品失敗、法律訴訟等。理論上,投資者可以透過持有一個包含多種不同資產的多元化投資組合(例如持有20-30支不同行業的股票)來大幅降低甚至消除這種風險。因此,CAPM假設市場不會為投資者承擔這種「本可避免」的風險提供額外回報。

所以,當我們討論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時,其精髓就在於它將焦點集中在衡量系統性風險上,並將此風險量化為一個關鍵指標——β(Beta)值,從而為預期回報率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計算路徑。

CAPM公式全拆解:3大關鍵變數一次搞懂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公式看起來簡潔,但背後蘊含著深刻的金融邏輯。理解公式中的每一個變數,是掌握並應用此模型的關鍵第一步。

預期回報率 E(Ri) = 無風險利率 (Rf) + βi × (市場預期回報率 E(Rm) – 無風險利率 (Rf))

這個公式可以解讀為:

資產的預期回報率 = 無風險投資的基礎回報 + 該資產的系統性風險 × 市場為每單位風險提供的額外回報(市場風險溢酬)

接下來,我們將逐一拆解這三個核心變數:

1. 無風險利率 (Risk-Free Rate, Rf):你的保底收益

無風險利率是指投資者在完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可以獲得的理論回報率。在現實世界中,沒有絕對「無風險」的投資,但我們通常會選擇信用風險極低的政府發行的短期或中期債券殖利率作為代理指標。因為一個國家的政府被認為是其境內最不可能違約的實體。

  • 如何選擇? 在台灣,最常被用來代表無風險利率的是台灣10年期政府公債的殖利率。選擇10年期是因為它能反映一個較長期的投資視角,與多數股權投資的持有期限更為匹配。
  • 哪裡查詢? 投資者可以透過財經網站或券商軟體查詢即時的公債殖利率。例如,可以參考 路透社(Reuters)等國際金融資訊平台提供的台灣公債數據。

2. β值 (Beta):衡量股價波動的關鍵指標

Beta值是CAPM模型的心臟,它衡量的是單一資產(如一支股票)相對於整體市場(如加權指數)的波動性或敏感度。Beta值可以告訴我們,當市場上漲或下跌1%時,這支股票預期會上漲或下跌多少。

  • β = 1 (中性Beta):表示該股票的波動性與市場完全同步。市場漲1%,它也漲1%。例如大型權值股或追蹤大盤的ETF(如0050)。
  • β > 1 (積極型Beta):表示股票的波動性大於市場。市場漲1%,它可能漲1.5%。這類股票通常屬於成長型產業,如科技股、生技股。在牛市中漲幅驚人,但在熊市中跌幅也更重。
  • 0 < β < 1 (防禦型Beta):表示股票的波動性小於市場。市場漲1%,它可能只漲0.7%。這類股票通常來自民生消費、公用事業等需求穩定的產業,在市場下跌時具有較好的抗跌性。
  • β < 0 (負Beta):非常罕見,表示股票走勢與市場相反。市場上漲時它反而下跌。黃金有時被認為在市場恐慌時具有輕微的負Beta特性。

投資者可以在各大財經資訊網站(如Yahoo Finance)或券商提供的研究報告中找到個股的Beta值。

3. 市場預期回報率 (Expected Market Return, E(Rm)):大盤的平均期待

市場預期回報率代表投資於整個市場(例如購買了涵蓋所有股票的指數基金)所能期望獲得的平均年化回報率。這個數字的估算最具挑戰性,因為它涉及對未來的預測。

常見的估算方法是參考市場大盤指數的長期歷史年化回報率。例如,可以計算台灣加權股價指數過去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包含股息再投資),並以此作為未來市場回報的代理估計值。

另外,公式中的 (E(Rm) – Rf) 這部分被稱為「市場風險溢酬」(Market Risk Premium),它代表了投資者因承擔整個市場的平均系統性風險,而要求的高於無風險利率的額外回報。這是驅動人們將資金從安全的政府公債轉向有風險的股票市場的根本誘因。

深入了解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您精準評估投資風險與回報的第一步。

實戰演練:如何運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台積電(2330)的預期回報?

理論學習後,最重要的就是將其付諸實踐。讓我們以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權值股——台積電(2330)為例,模擬在2025年的某個時間點,如何使用CAPM來估算其合理的預期回報率。

首先,我們需要收集公式所需的三個變數的假設數據:

  • 無風險利率 (Rf):假設當前台灣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為 1.5%
  • 市場預期回報率 (E(Rm)):參考台灣加權指數過去長期的歷史表現,我們假設市場的年化預期回報率為 8.0%
  • 台積電的Beta值 (β):從財經網站查詢到,台積電相對於台股大盤的Beta值約為 1.2。這意味著台積電的股價波動性比大盤高出20%。

接下來,將這些數字代入CAPM公式:

台積電預期回報率 E(R_tsmc) = Rf + β × (E(Rm) – Rf)

= 1.5% + 1.2 × (8.0% – 1.5%)

= 1.5% + 1.2 × (6.5%)

= 1.5% + 7.8%

= 9.3%

如何解讀這個 9.3% 的結果?

這個計算結果 9.3% 並不是預測台積電明年「一定」會漲9.3%,而是CAPM模型基於其系統性風險,為投資者提供的一個「要求的最低回報率」或「機會成本」。

  • 💡 投資決策的基準:如果經過您自己的基本面分析後,您預期台積電未來的年化回報率(包含股價增長和股息)可能達到12%,那麼這個12%高於CAPM計算出的9.3%要求回報率。這意味著,相對於其承擔的風險,台積電可能是一個被低估的、值得投資的標的。
  • 💡 反之:如果您分析後認為台積電未來一年的預期回報率只有7%,這個數字低於9.3%的要求回報率,那麼根據CAPM的觀點,投資台積電可能並不划算,因為您承擔了1.2倍的市場風險,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補償。您可能會選擇直接投資市場指數(預期回報8%),或尋找其他預期回報高於其CAPM要求回報率的股票。

透過這個簡單的實例,我們可以看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如何將抽象的風險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數字,為我們的投資決策提供一個量化的、客觀的參考標準。

推薦閱讀

想學習如何建立一個平衡風險與回報的投資組合嗎?請參考我們的《資產配置全攻略-2025年ETF、股票、債券黃金比例與投資組合範例》,學習如何根據自己的目標打造最適合的資產配置策略。

為什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對投資決策至關重要?

CAPM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公式,它在金融實務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對於個人投資者和專業基金經理而言,理解並應用CAPM能夠帶來多方面的好處:

🎯 建立合理的投資預期

許多投資新手容易抱持不切實際的獲利幻想。CAPM通過將回報與系統性風險掛鉤,幫助投資者建立一個基於理性的回報預期。當您知道一支高Beta值的科技股需要有更高的預期回報才算合理時,您就不會輕易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迷惑,而是能更客觀地評估其長期價值。

⚖️ 評估資產定價的合理性(證券市場線 SML)

CAPM公式可以在圖表上繪製成一條直線,稱為「證券市場線」(Security Market Line, SML)。這條線的Y軸是預期回報率,X軸是Beta值。SML清晰地展示了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任何資產的預期回報率與其系統性風險之間的線性關係。

  • 位於SML上方的資產:代表該資產的實際預期回報高於其風險水平所對應的理論回報,可能處於「被低估」的狀態,是潛在的買入機會。
  • 位於SML下方的資產:代表該資產的實際預期回報低於其風險水平所對應的理論回報,可能處於「被高估」的狀態,投資者應謹慎考慮。

透過將不同股票的預期回報和Beta值標示在SML圖上,投資者可以直觀地比較哪些資產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風險回報比。

🧩 優化資產配置與投資組合

CAPM也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重要一環。投資者可以利用不同資產的Beta值來建構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資產配置

  • 積極型投資者:可以配置較高比例的高Beta值資產,以期在市場上漲時獲得超越大盤的報酬。
  • 保守型投資者:則可以偏重於低Beta值的防禦性資產,以求在市場波動時能保護資產,獲得較穩定的回報。

此外,企業在進行資本預算決策時,也會使用CAPM來計算專案的資金成本(WACC),以判斷一項新的投資計畫是否值得推行。因此,對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理解,其應用範圍遠不止於個人股票投資。

CAPM的現實挑戰:模型的假設與限制

儘管CAPM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理論模型,但它建立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設之上。在複雜多變的真實投資世界中,這些假設往往難以完全成立,這也構成了CAPM模型的主要限制和受批評之處。了解這些限制,能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看待並使用這個工具。

CAPM 核心假設 現實世界的挑戰與限制
投資者是完全理性的,並且是風險趨避者。 行為金融學大量研究表明,投資者常受到情緒(如貪婪、恐懼)、認知偏誤的影響,做出非理性決策。
市場是完全有效的,所有資訊對所有投資者免費且即時公開。 現實中存在資訊不對稱。機構投資者能獲取比散戶更豐富、更快的資訊,從而產生資訊優勢。
無交易成本與稅負。 任何買賣行為都伴隨著手續費、證券交易稅等,這些成本會侵蝕實際回報。
投資者能以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 個人投資者的借款利率(如融資利率)遠高於無風險利率,且借貸額度有限。
Beta是衡量風險的唯一指標。 學術研究發現,其他因素如公司規模(市值大小)、價值(帳面市價比)等也會顯著影響股票回報,這催生了後續的Fama-French三因子等模型。
變數估計困難。 市場預期回報率的估計充滿不確定性,且Beta值本身也會隨時間變動,並非一個穩定的數值。使用歷史數據預測未來本身就存在局限。

儘管有這些限制,CAPM的價值並未被完全否定。它提供了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和分析起點。聰明的投資者會將CAPM的計算結果視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但同時會結合其他基本面分析、產業趨勢判斷以及對市場情緒的觀察,來做出更全面的投資決策。

超越CAPM:還有哪些進階的資產定價模型?

由於CAPM的簡潔性及其假設在現實中的局限性,金融學者們發展出了更為複雜和精密的模型,試圖更全面地解釋資產回報的來源。了解這些替代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拓展視野,認識到風險定價的多維度性。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 (Fama-French Three-Factor Model)

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法馬(Eugene Fama)和肯尼斯·弗倫奇(Kenneth French)提出,該模型在CAPM的市場風險因子基礎上,額外增加了兩個因子:

  • 規模因子 (SMB, Small Minus Big):觀察到長期來看,小型公司的股票回報往往高於大型公司的股票回報。
  • 價值因子 (HML, High Minus Low):觀察到高帳面市價比(即價值股)的股票回報,長期平均高於低帳面市價比(即成長股)的股票。

三因子模型認為,股票的預期回報不僅受市場風險影響,也受到其在規模和價值兩個維度上的曝險所影響。後續更發展出包含動量因子、盈利能力因子的五因子模型,提供了更強的解釋力。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Investopedia 的詳細介紹

套利定價理論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APT)

由史蒂芬·羅斯(Stephen Ross)提出,APT模型比CAPM更具彈性。它不局限於單一的市場風險因子,而是認為資產的回報可以由多個宏觀經濟因子共同決定。這些因子可能包括:

  • 通膨率的意外變動
  • GDP成長率的變化
  • 利率結構的改變
  • 投資者信心指數等

APT的優點是更靈活,可以納入多種風險來源,但缺點是模型並未明確指出哪些因子是重要的,需要使用者自行透過統計方法來識別,這也增加了應用的複雜度。

推薦閱讀

想深入了解Beta值在不同投資工具中的應用嗎?歡迎閱讀《基金投資入門|基金是什麼?投資方式與3 大選擇技巧一篇搞懂!》,看看如何運用Beta值評估基金的風險。

總結:投資者應如何看待與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經過本文的全面探討,相信您對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已經有了深刻且全面的認識。CAPM無疑是現代金融學的奠基石之一,它以一種優雅而簡潔的方式,揭示了風險與預期回報之間的核心關係。

對於投資者而言,CAPM不應該被當作能夠預測未來的「水晶球」,而是一個強大的「分析框架」和「決策輔助工具」。它的真正價值在於:

  1. 提供量化基準:它將風險這個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Beta值,並給出一個計算預期回報的客觀起點,幫助您擺脫純粹的感覺和猜測。
  2. 強化風險意識:它促使您思考一項投資的回報是否足以補償其內含的系統性風險,從而做出更理性的風險-回報權衡。
  3. 促進系統化思考:學習和應用CAPM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系統化的投資思維訓練,讓您在評估任何資產時,都能從風險、市場、個體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

最終,成功的投資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CAPM代表了科學的一面,而您對公司基本面、產業前景的深入研究,以及對市場心理的把握,則是藝術的展現。將兩者有機結合,您才能在複雜的投資世界中行穩致遠,向著您的財務目標穩步邁進。

關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常見問題 (FAQ)

Q1: CAPM 的 Beta 值是固定的嗎?

不是。Beta值是基於歷史股價數據計算得出的,它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公司的基本面發生變化(如業務轉型、併購)、市場環境改變,都可能導致其Beta值變動。因此,定期檢視並更新您所關注股票的Beta值是很有必要的。

Q2: 如果計算出的預期回報率是負數,代表什麼?

在極端情況下,理論上是可能的,尤其當一個資產有很高的負Beta值,且市場風險溢酬為正時。但這在現實中非常罕見。更常見的情況是,如果市場預期回報率(E(Rm))低於無風險利率(Rf),那麼對於任何Beta大於1的股票,其CAPM預期回報率都可能低於無風險利率,這意味著市場處於極度悲觀的狀態。

Q3: 新手投資者必須學會 CAPM 嗎?

雖然不強制,但強烈建議學習。了解CAPM的核心邏輯能幫助新手建立正確的風險與回報觀念,避免追逐不合理的高回報。即便不親手計算,理解Beta值的意義也能幫助您在選擇股票或ETF時,更好地判斷其風險屬性是否符合您的投資組合策略。

Q4: CAPM 能用於股票以外的資產嗎?

可以,但應用上更具挑戰性。理論上,任何可投資資產都可以計算其相對於某個「市場組合」的Beta值。例如,可以計算房地產基金(REITs)相對於股票市場的Beta,或者計算某個加密貨幣相對於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的Beta。然而,為這些非傳統資產定義一個公認的「市場組合」並獲取可靠的歷史數據,往往比股票市場困難得多。

Q5: 在哪裡可以找到計算 CAPM 所需的數據?

這些數據可以從多個公開管道獲取:
無風險利率 (Rf):查詢各國中央銀行或財經資訊網站(如路透社、彭博)公布的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
Beta (β):大型財經入口網站如 Yahoo Finance、Google Finance,以及各大券商的研究報告通常會直接提供個股的Beta值。
市場預期回報率 (E(Rm)):通常需要自行估算,可參考主要市場指數(如台灣的加權指數、美國的S&P 500)的長期歷史年化回報率作為參考。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